欢迎来到统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指标解释 > 正文

改革开放释活力 经济发展大跨越---佳木斯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综述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10-22

  一、基本概况

  佳木斯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东北亚核心地带,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湿地森林广袤,山川逶迤秀美,大农业、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冰雪绘制了一副辽阔壮美的北国画卷。世界唯一的内陆“两国一岛”黑瞎子岛,已经成为深化中俄两国合作的“黄金平台”。凭借天蓝、水清、山绿、草丰的生态环境,摘得国家园林城、中国避暑城市、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等桂冠,连续六年荣获“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黑龙江省通往俄罗斯、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通过江海联运,可连接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大循环。成为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现辖三个县级市、三县、四区,拥有人口数由1978年的197万人发展到2017年的234万人。 二、改革开放40年,佳木斯谱写了富民强市的崭新篇章

  4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佳木斯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突破封闭、僵化、单一的发展模式。佳木斯市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连续跨越新台阶,佳木斯的经济总量由不足8亿元跃上近900亿元。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初期,佳木斯市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结构一、二产比重过高,三产偏低,三次产业比例为34.7:45.2:20.1。经过四年的调整和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增长,比重提高。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巩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出现新格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4.7%调整为30.3%,第二产业由45.2%调整为21.5%,第三产业由20.1%调整为48.2%。

  2017年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2.强基础促增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自80年代初开始,全市农村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实行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推开,全市粮食产量就基本保持在100万吨以上。2005年粮食产量又突破300万吨大关,之后连续四年稳定在300万吨以上。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452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2008年以来的近十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快调结构、增效益、进市场,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新增水稻37.5万亩、大豆195.5万亩,调减玉米261.3万亩,新增蔬菜6.29万亩,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4亿袋,落实农业“三减”面积322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40万亩,“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发展到110处,锦西灌区等大型灌区新建续建工程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

  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东极寒地红树莓深加工等农业精深加工项目相继开工投产,稻海田园综合体等设施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项目加快建设,市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90户,中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开展 “品牌农业中国行―佳木斯大米走进佛山”等系列活动,启动中国大米产业展览交易基地立项,“佳木斯大米”进入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十大区域品牌榜,“佳木斯大豆”地理标志成功获批,全市地理标志总数达到14个,“生态米都”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具有农业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畜牧强市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取消对生猪的统派购制度,放开畜产品的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饲养畜禽的积极性。粮食与畜牧业“主辅换位”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进畜牧业强市建设的力度,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推动畜牧业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2017年,全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7.4亿元,占农村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3%,比1978年的7%提高了22.3个百分点。实施“两牛一猪”工程,盛世凯达万头奶牛养殖项目建成投产,双兆猪业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一期工程完工,有力推动粮变肉、草变乳过腹增值。

  3.转方式调结构,工业经济企稳运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全市上下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经过四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特别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不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市形成了适应现代市场发展需求的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能源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全市工业规模和发展活力得到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8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5.9亿元;实现利税34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4.4亿元。

  4.消费品市场实现了商品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总量持续扩大,供应方式明显完善便利,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实现了商品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供应方式由单一落后向多样方便现代的重大变化。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繁荣兴旺的景象,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5.15亿元提高到了2017年的488.3亿元。

  在促进消费升级中释放需求空间。75户企业入驻佳木斯电子商务产业园及创客空间。有序整合以民族文化游为重点的特色旅游产业,推出沿松花江到黑龙江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黄金旅游线路,同江三江口生态旅游区成功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9亿元。与15家外省养老机构签订意向候鸟养老协议和投资意向性合作协议,规划候鸟旅游路线3条,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10家。中投证券、中信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农行黑龙江省分行、龙江银行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7家企业纳入省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3户企业报“新三板”待批。

  5.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1981年国务院准许黑龙江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以来,佳木斯市紧紧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口岸群体优势,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寻机遇、求发展,坚持内外并举、大力整合资源,加快对俄经贸技术合作战略升级步伐。对外开放许多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1986年以来,佳木斯及所属各县(市)相继开放了5个国家一类口岸,成为全国拥有开放港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经贸活动,对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对俄进出口总额实现3.5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4.9%。口岸群体优势的发挥,促进了外经贸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2017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口总额7.8亿美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

  全市外经贸主体不断壮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展,利用外资实现了零的突破。2017年达到26999万美元。旅游业快速发展。2017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50万人次,比1993年的22.8万人次增长24.1%,国内旅游收入22.6亿元人民币,比1993年的0.51增长了44.3倍;接待海外旅游者5.5万人次,比1993年的0.28万人次增长19.6倍,外汇收入990美元,比1993年的86万美元增长11.5倍。

  6.惠民政策和措施力度加大,民生状况明显改善。40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城乡居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89元提高到2017年的26332元,增长了67.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10元提高到2017年的14872元,增长了135.2倍。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大幅增加,吃、穿、用、住等物资需求已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吃求营养,穿讲时尚,用求高档。消费支出中“吃”的比重逐年下降,其他支出比重有所上升。2017年,全市城镇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6.9%,比1978年下降23.8个百分点;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0%,比1978年下降29.7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居住等方面的支出比重不断加大,民用汽车和移动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从无到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2017年,全市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达196.6万户。居住状况明显改善,2017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0.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3.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