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统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指标解释 > 正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 矢志发展谱新篇——改革开放40年来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一)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10-22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牡丹江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团结全市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在改革开放中谱写了蓬勃发展的光辉诗篇。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牡丹江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飞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富民强市的梦想。

  一、40年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牡丹江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9025.3亿元,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40年来牡丹江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探索改革(1978年-1991年)。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曲,牡丹江人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前行。1978年起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全面调整工业企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城市,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被国家确定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之一,1987年边境贸易恢复,1988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定为全省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冰箱厂、毛毯厂、二发电、百货大楼、商业大厦等一批企业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全市的经济规模和产业门类,以大庆路为缩影的全市经济有了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一时期,牡丹江市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改善企业机制,加强横向经济联合,扩大对外贸易,加快城市建设,实施“383”工程,治理“三乱”,整顿经济秩序,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75元、120元增加到1542元、85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进出口总额增加到1.6亿美元。

  2.艰难转型(1992年-2006年)。这是负重的年代。在这个时期,“三个有利于”的发展标准解放了“姓社与姓资”“市场与计划”的思想束缚,国民经济开始进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两个转变”的历史时期。作为进入计划经济较早、退出较晚的牡丹江市,企业停产、职工下岗等问题接踵而至,项目争取、招商引资等竞争日益激烈,牡丹江市经济开始负重前行,发展进入了被喻为“东北现象”的阵痛期,嫁接改造、国企改制、增资减债成为经济发展主线。1992年围绕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会议精神,市委通过了《加速牡丹江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决议》,牡丹江的改革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新阶段,牡丹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1994年被国家体改委列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联系城市,1996年被国家确定为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2000年提出工业立市战略,实施了“2121”工程,2002年启动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国企较多的老工业基地牡丹江在转型中遇到切肤之痛,工业经济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企业下岗职工增多,为改革付出了较大的成本。这一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比全国平均增速低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6%、12.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7.5%。

  3.跨越发展(2007年-2013年)。随着十七大的召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成为时代主题,实现了“发展”对“增长”的思想解放,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三个转变”的协调发展阶段。2007年,牡丹江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用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建设大牡丹江、新牡丹江的战略,确立“超千破百”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三大战略,强力推进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这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3%、14.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6%,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1%。

  4.发展进入新常态(2014年-2017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增速换挡的新常态,牡丹江市经济由高速增长转挡为中低位增长。这期间,全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决策部署,争得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等国家级试点政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比全国平均增速低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2%、8.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下降4.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进出口总额受对俄贸易影响降至49.3亿美元。

  二、40年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牡丹江市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牡丹江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各项事业全面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牡丹江市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总量不断登上新台阶,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40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10.7亿元的基础上,于1994年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97亿元,2010年超越绥化成为全省第四位,2012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92.7亿元,2014年超越齐齐哈尔成为全省第三位。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4.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38.7倍,年均增长9.9%,其中:一产237.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7.7%;二产478.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31.3倍,年均增长9.3%;三产689.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89.3倍,年均增长12.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快速提高。40年来,全市人均GDP从1978年的503元(折合292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51407元(折合7900美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30.6倍,年均增长9.3%。其中,由1978年的503元突破千元用了7年时间,从1985年的1105元突破万元用了19年时间,从2004年的10016元突破3万元用了7年时间,从2011年的33675元突破5万元用了6年时间,提升步伐明显加快。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40年来,牡丹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精准施策,促进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1987年完成了“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在1997年完成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2017年,牡丹江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2.2:59.3:18.5调整为16.9:34:49.1,与1978年相比,一产、二产比重分别下降5.3和25.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30.6个百分点,从末位上升到了第一位。

  2.农业基础不断稳固,综合产能大幅提升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牡丹江市农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2003年后,中央连续出台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出台全面免除农业税、加强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牡丹江市立足生态优势,“打生态绿色有机牌、走特色高效精品路”,以食用菌为代表的特色高效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以来,牡丹江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一轴四带六区”农业产业格局,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推动农业由特色向精品升级、由单一向融合转型。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01.7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是1978年的21.7倍,年均增长8.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201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25万千瓦增加到293.9万千瓦,是1978年的11.8倍,年均增长6.5%;拖拉机混合台数由1978年的4252台增加到11.6万台,是1978年的27.2倍,年均增长8.8%;有效灌溉面积由1978年的61.6万亩增加到158.9万亩,是1978年的2.6倍,年均增长2.5%。

  农业综合产能大幅提升。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56万吨增加到262.8万吨,是1978年的4.7倍,年均增长4%;蔬菜产量由1978年的36.7万吨增加到189万吨,是1978年的5.1倍,年均增长4.3%;肉类产量由1978年的1.3万吨增加到21.5万吨,是1978年的16.1倍,年均增长7.4%;水产品产量由1978年549吨增加到1.9万吨,是1978年的35.4倍,年均增长9.6%;奶类产量由1978年的1173吨增加到1.1万吨,是1978年的9.6倍,年均增长6%;禽蛋产量由1978年的4895吨增加到4.3万吨,是1978年的8.8倍,年均增长5.7%。

  特色精品农业加快发展。2017年,全市粮经种植比由1978年的85∶15调整到77.6∶22.4;以“一耳双菇”为重点的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43.1亿袋(块),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已成为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第一大产业;以“两果一药”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发展到130万亩,以“南销外运”为重点的蔬菜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两黑一白”为重点的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5%以上,绿色有机认证产品达到205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占耕地的49%,驰名著名商标、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分别达到38个和19个。宁安响水大米、东宁黑木耳被评为全国品牌价值超50亿元的地理标志产品,牡丹江获“世界黑木耳之都”称号。

  3.工业经济稳步壮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牡丹江工业逐渐成长壮大,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具有先进水平的企业相继建成,造纸、能源、化工、医药、木材等支柱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坚定不移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工业规模稳步壮大。2017年,全市工业企业由1978年的1127户发展到4696户,是1978年的4.2倍,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户;涉及的工业行业大类拓展到34个;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9亿元增加到439.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32.3倍,年均增长9.4%。

  发展动能加快转换。经过40年的发展变化,牡丹江工业经济发展动能已从主要依靠传统动能转向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一是经济类型由公有制经济为主向非公经济为主转换。改革开放之初,牡丹江工业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比重高达99.6%,非公经济比重仅为0.4%。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大量进入工业领域并迅速壮大,2017年,非公经济已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已跃升为65.9%,比1978年提高65.5个百分点。二是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了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建成了等离子科技、友搏药业、富通空调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木业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全市工业主导产业由改革开放之初的橡胶加工、机械制造、纺织工业发展变化为林木加工、造纸、食品、能源、石油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石油机械等八大支柱产业,其中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主导产业的31.8%,成为工业发展动能新的接续力量。

  4.商贸体系不断健全,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改革开放后,牡丹江市商贸行业经历了国有民营、改组改制等多轮次改革,由国有制一统天下转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购销功能齐全的贸易体系,促进了城乡消费市场的发展。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42.2亿元,是1978年的126.5倍,年均增长13.2%。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40年来,牡丹江市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围绕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的发展思路,先后建设了百货大楼、新玛特、大润发、万达广场等一批水平较高的零售商场和城市综合体,以及东安大棚、果菜城、装饰城等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商业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市场交易不断活跃。至2017年底,全市共拥有商品交易市场139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9个。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4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牡丹江市各种商业业态不断涌现,专卖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购物中心等各种业态遍地开花,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城乡贯通的商业销售网络,大大改善了全市人民的购物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电商平台、网络零售店等“互联网+”新兴业态在牡丹江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至2017年末,全市共建成本土电商平台11个,网络零售网店1310家;全市限上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销售额15.1亿元,占限上企业销售额的3.1%,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全市网络交易额突破140亿元,居全省前列。

  餐饮消费比重上升。40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餐饮服务质量的提高,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外出就餐的次数不断增加,加上各种类型的公务、商务活动频繁,带动了餐饮市场的快速增长。2017年,全市实现餐饮收入116.9亿元,是1978年的556.7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2%,比1978年提高14个百分点。

  5.外贸模式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推动下,牡丹江市充分发挥地缘、资源、口岸等优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的方针,南联北开、内引外联,对外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快速发展。十八大以来,牡丹江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开放型城市,加快推动全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沿边开放桥头堡作用日益凸显。

  外贸模式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牡丹江市对外贸易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最初的按照国家和省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为口岸组织货源,到1987年开始与前苏联开展互市贸易、1989年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开始自营出口,再到绥芬河保税区、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后获批、中俄韩“哈牡绥符釜”陆海联运大通道正式打通,牡丹江的对外开放平台逐渐升级,外贸模式由以货易货开始,逐渐发展成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贸易协调并进。201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49.3亿美元,是1978年的1.97万倍,年均增长28.9%。

  口岸建设提档升级。40年来,牡丹江不断加强口岸建设,口岸数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绥芬河铁路1个口岸增加为绥芬河铁路口岸、绥芬河公路口岸、东宁口岸、牡丹江航空港4个国家一类口岸,口岸档次也不断提升。至2017年,四个国家级一类口岸过货过客能力提升到3850万吨和1750万人次,东宁口岸成为宝玉石进境指定口岸,绥芬河口岸成为全国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并都成为粮食和水产品进境指定口岸;绥芬河铁路口岸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牡丹江海浪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提升到78万人次,保持全省第一大支线机场地位。

  对外合作交流日益扩大。牡丹江市从1988年开始发展以对俄工程承包、农业种植等为重点的对俄经济技术合作,1997年获得全方位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后,加速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合作范围由农业扩大到食品加工、林木林纸、轻工建材等众多领域。2016年牡丹江成为全国中俄地区友好合作示范城市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至2017年,全市有内陆港功能的园区发展到4个,境外园区发展到7个,其中3个为国家级园区,跨境连锁加工企业发展到120户,境外农业合作面积发展到520万亩,占全省60%。与此同时,牡丹江市对外交流不断拓展,推进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与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远东联邦大学建立高中赴俄留学通道和教育交流基地,与日本大津市、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芬兰于韦斯屈莱市等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从1985年建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开始,牡丹江市不断强化招商措施,全面加强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全市引进域外资金102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是1985年的386.6倍,年均增长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