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统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指标解释 > 正文

伊春市企业创新情况分析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10-22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全面了解我市企业创新活动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伊春市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特、一、二级建筑业企业总计150家企业2017年创新基本情况、企业家对创新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看法等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企业创新基本情况

  1.企业创新活动不够活跃。在参与调查的150家企业中,有37家开展了创新活动,占全部调查企业的24.67%,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9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在第8位。其中,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34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22.67%,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25家,建筑业企业0家,服务业企业12家。服务业企业创新活跃度最高、建筑业企业创新度最低。服务业企业创新占比为27.9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6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创新占比为25.7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71个百分点。

  2.多种创新类型共同发展,不同行业侧重不同。在实现创新的37家企业中,实现产品创新或者工艺创新的企业和组织或营销创新的企业分别有15和32家,占比分别为40.54%和86.49%。从不同行业看,工业企业实现产品或者工艺创新的占比为44%,实现组织或者营销创新的占比为80%;服务业企业实现产品或者工艺创新的占比为33.33%,实现组织或者营销创新的占比为100%。表明工业企业在注重产品和工艺创新的同时,也重视组织和营销创新,服务业企业相对注重组织和营销创新。

  3.创新成效不明显,产权保护意识有所增强。是否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是反映创新成效的重要指标。2017 年,全部调查工业企业中仅有4家向市场退出了新产品,占创新企业的16%,企业创新成效较低。从新颖度类别看,4家企业分别为国际市场新的新产品企业1家,国内市场新的新产品企业2家,本企业新的新产品企业1家。服务业企业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的企业2家,推出新的或者重大改进的服务的企业3家,占创新企业的41.67%。从新颖度看,为市场新的产品(服务)创新的企业3家。

  2017年,73家企业采取了知识产权保护或相关措施用于保持与提高企业创新竞争力,占全部调查企业的48.67%。其中,工业企业46家,建筑业企业4家,服务业企业23家。从企业采取的具体措施看,选择“发挥时间上的先发优势”的企业最多,占23.49%,其次是“申请注册商标”和“形成国家或者行业技术标准”,分别占17.45%和6.04%;选择“申请专利”和“应用了难以复制的复杂技术”的企业分别占0.67%和2.01%。2017年,申请专利11件,有效发明专利5件,其中已被实施5件。

  4.市场需求成技术创新主要动因,创新合作进一步深化。市场需求成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来自客户或者消费者的信息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和关注。2017年,在开展技术创新(含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下同)的企业中,18.92%认为企业内部信息影响较大,16.22%的企业认为来自客户或消费者的信息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较大,10.82%认为来自政府信息和企业集团内部信息影响较大,8.11%认为来自商品交易会、展览会的信息影响较大。

  创新合作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合作方式进一步深化。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有12家开展了创新合作,占32.43%,其中与企业开展创新合作关系最为密切且创新合作价值较大的合作伙伴分别是客户或消费者、设备原材料组件或软件的供应商、研究机构,与这三者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均为33.33%,认为他们最有合作价值的企业分别占33.33%、8.33%和16.67%。在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中,与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占50%,合作的主要形式为共同完成科研项目、聘用高校或研究机构人员到企业兼职。

  5.技术创新形式较为多样,内部研发是最主要形式。在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中,内部研发活动是企业选择的最主要形式,占60%。有获得机器设备和软件的企业占40%,选择进行相关培训的占13.33%,有相关设计的企业和有市场推介的企业都占6.67%。表明我市企业创新形式较为多样,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活跃程度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企业家对创新的认识

  1.企业家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对创新影响因素的认识更加深入。在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中,20%的企业家认同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分行业看,工业和服务业中分别有17.53%和27.91%的企业家认同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重要作用。在影响创新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内部的激励措施和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影响较大的因素。

  2.具有较为明确的创新战略目标和完备的战略部署。调查结果显示,47.33%的调查企业为今后发展制定了创新战略目标。分行业看,为今后发展制定了创新战略目标的建筑业企业为55.56%,高于工业企业(51.55%)和服务业(34.04%)。从战略部署内容看,创新战略目标更加丰富,战略部署更加完备。2017,创新战略目标选择“增加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占54.93,“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状况”的企业占21.13,“赶超同行业国内领先企业”的企业14.08%,“赶超同行业国际领先企业”和“保持本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的企业均占4.23%。

  3.创新政策效果不明显,建筑企业评价为零。从10项创新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看,得到企业家的认同均不到两成,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总体欠佳。分行业看,服务业企业对创新政策的评价高于工业企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创新活跃度偏低。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全部参与调查企业的比重为24.6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1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13个百分点,创新活跃度偏低,开展创新活动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创新阻碍因素不容忽视。当前企业创新发展进程中,各种阻碍因素依然存在。调查结果显示,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缺乏技术信息、创新技术方面成本过高和暂时没有创新的必要是阻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一是人才缺乏或流失。2017年,认为人才缺乏或流失对企业创新阻碍较大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30.67%,其中31.96%的工业企和29.79%的服务业企业选择该因素。二是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17.33%的企业认为缺乏技术方面信息阻碍创新发展,其中15.46%的工业企业、18.60%的服务业企业选择该因素。三是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有14.67%的企业认为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对企业创新阻碍较大,16.28%的服务业企业选择该项,高于工业企业4.94个百分点。四是创新动力不足。24%的企业认为没有创新的必要,其中服务业和工业都较为明显,有27.66%的服务业企业和21.65%的工业企业认为没有创新的必要。

  3.创新政策的各种制约因素须关注。创新政策效果不明显,需要更加关注制约因素。调查显示,政策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果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不具备享受该政策的资格”、“不知道此政策”和“吸引力不足”三大因素,其中“不具备享受该政策的资格”是影响和制约政策实施效果的首要原因,10项政策中选择此制约因素的企业占比均为最高。“不知道此政策”是影响和制约政策效果的第二大原因,其中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选择该制约因素的企业家占比最大,为20%。第三大制约因素是“吸引力不足”,该因素在优先发展产业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中体现较为明显。

  四、对策和建议

  1.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创新各项政策落实力度,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保证各项创新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一是要加大对创新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建立创新政策发布和共享平台,让企业能及时、全面了解最新政策,方便企业查找可享受的政策,尽快响应政策。二是要降低创新政策门槛。政策门槛较高,适用范围较小是阻碍创新政策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降低政策门槛,扩大政策的适用范围,让更多企业真正能够享受到创新政策的益处。三是要简化审批程序。继续推进政府简政放权工作,加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做好政策衔接,加大各项创新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

  2.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各级政府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交流平台、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支持,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一是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加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及高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实现研发资源和信息共享,拓宽研发合作渠道,从而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二是为企业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3.强化人才发展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聚集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一,各级政府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引进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与配套设施作支撑,让人才能引得来、留得住,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第二,企业要通过自主方式培养和发展人才。企业要将创新思维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增强创新氛围,完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让为企业做出科技创新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改进教育发展模式,培育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创新思维,培养符合创新需求的复合管理型、应用型人才,为创新的持续性提供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