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统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动态 > 正文

解读:《吉林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时间:2022-08-31

  

  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吉林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最新发布的《吉林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表,全景展现了2021年吉林市人民在疫情大考面前凝心聚力取得的新成就。

  一、经济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0.0亿元,比上年增长7.0%。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200.1亿元,比上年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65.3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84.6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3.9:35.3:50.8调整为12.9:36.5:50.6。

  经济运行基础不断夯实。全年粮食总产量450.3万吨,比上年增长5.7%。全年生猪出栏234.1万头,增长22.2%。牛出栏44.6万头,增长22.6%。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7.3万吨,增长19.0%。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458.2亿元,增长5.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6亿元,同比增利59.7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7.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8亿元,增长10.0%。

  二、新兴动能加快成长

  招商引资成果喜人。全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36.8%。当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6个,投资额2756.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77个,占比56%。当年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169个,投资额346.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06个,占比62.7%。当年签约当年开工155个,投资额291.4亿元。

  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全年共认定技术合同265份,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达到6.5亿元。全口径省级以上立项项目189项,获扶持资金实际到位额4059万元。省科学技术奖4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4项)。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4项(单位奖3项,个人奖1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16个。

  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7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5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

  三、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城市设施更加完善。年末全市区有热电厂5家、供热企业24户,在网供热面积9165万平方米。全市区现有水厂5座,DN75以上管网907.2公里,日供水总能力为50.5万吨,最高日供水量40.4万吨。全市区现有市政桥梁99座,总长度29.4公里,面积70.6万平方米。其中,大型桥梁32座、中型桥梁38座、小型桥梁29座。全市区现有市政道路787条,总长度为2151.1公里,总面积为29.0平方公里。

  城市名片更加亮丽。全年接待游客总数633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0.0%。实现旅游总收入1051.4亿元,增长92.2%。推出吉林市一日游、多日游和特色旅游路线30多条,推出了赏雾凇、戏冰雪、泡温泉、享民宿等4大类冰雪产品。组织开展了2021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世界滑雪度假·吉林北大湖峰会、第27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等系列活动。在冰雪旅游系列标杆评选中,松江赏雾凇进入“十大冰雪经典”项目名单,吉林市入选“2021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名单。在文旅部最新推荐的10条冰雪精品线路中,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雾凇岛被列为“长白有约·滑雪度假”线路沿线景点。

  城市环境更加宜人。全年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329天,优良天数比例90.1%。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2.0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41.0微克/立方米下降22.0%。地表水19个国控考核断面水体优良比例为89.5%,松花江吉林江段水质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四、民生福利事业全面进步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79元,比上年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7元,增长10.9%。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5%。

  城乡就业稳定。全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4.0%,“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全年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93398人次,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6594人,创业培训13782人。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亿元,扶持5119名创业者,带动就业12069人。

  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全市有11.5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6.4亿元。全市有1.3万余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支出1.2亿元。其中,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支出0.2亿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支出1.0亿元。全年全市有6534户家庭享受住房租赁补贴1346.54万元。对58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宜居改造,涉及住宅楼433栋,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居民2.9万户。

  福利事业织密织牢。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41.8万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78.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2.9万人。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44.7万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44个,城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355个。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1063所(含附设幼儿班339所),幼儿教师8623名,在园儿童62872名。小学549所,小学教师15460名,小学生161976名。初中147所,初中教师12114名,初中生84422名。普通高中39所,高中教师6774名,高中生60312名。中等职业学校33所(含职高,成人中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修学校),职校教师3443名,职校生23184名。特教学校10所,特教教师365名,特教学生1287名。

  文化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0个,总藏量384.9万册(包括数字图书)。博物馆16个,文化馆11个(包括群众艺术馆),艺术表演团体8个。全年共举办送演出下基层、送展览下基层、儿童剧免费公演、吉剧进社区演出170场,策划开展“三节”系列、松花江之夏(金秋)、培训讲座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0余项500余场。市歌舞团连续2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旗帜》等国家级演出13场。组织开展了满族过大年、纪念孔子诞辰大典、汉服节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动26个,线上点击量达60余万次。

  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年末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56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5160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076人,注册护士16440人,全市编制医疗床位28600张。

  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全年全市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百日行系列活动、2021年吉林市第三届“全民健身杯”短池游泳大赛、2021中国·吉林市春季长跑节、“健康吉林·舞比精彩”无限极全民健身舞蹈大赛等100余项次赛事活动。投资约740万元在滨江东路(吉林大桥—彩虹桥)修建第二条智能健身步道。投资346万元为城区的社区、村屯配建健身路径80处;争取省级体彩公益金450万元为城区及外县市配建30处二代智能健身路径。

  全年吉林市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2金5银3铜,国家级赛事获5金11银10铜,省级赛事获106金94银93铜。有19名冰雪运动员在国家集训队备战冬奥会,3名教练员被选派为国家队教练员,87人入选北京冬奥组委国内技术官。

  2021年是吉林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殊为不易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同时仍要清醒地看到全市发展中还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等问题。2022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百尺竿头思更进,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吉林市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tjj.jl.gov.cn/tjsj/sjjd/202208/t20220801_85283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