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统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动态 > 正文

解读:《辽源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时间:2022-08-31

  

  2021年,时逢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辽源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盯“两确保一率先”目标,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转型发展进入“上升期”、驶入“快车道”,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经济运行进中提质

  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增幅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6%。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7%、33.4%和52.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个、2.5个和4.0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007元。

  (二)财政收支承压向前

  全年全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5.89亿元,同比增长16.9%,比上年同期提高21.6个百分点。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8.92亿元,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1.71亿元,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占地方级财政收入比重61.9%。全年完成财政支出101.91亿元,同比下降26.1%。

  (三)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全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2%,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8%,实现“双增长”。从存款情况来看,住户存款690.30亿元,同比增长13.3%;非金融企业存款中,定期及其他存款8.83亿元,同比增长12.2%。从贷款情况来看,住户贷款124.79亿元,同比增长3.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72.40亿元,同比增长9.3%。各项贷款保持平稳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消费价格涨势温和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5,价格水平同比上涨0.5%。其中,交通和通信类、居住类、食品烟酒类价格分别上涨3.8%、1.9%、0.4%。

  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主要领域稳中有进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增

  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总产值分别增长4.6%、388.1%、12.4%和4.3%,渔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6%。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60.00万吨,比上年增产8.68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玉米产量142.18万吨,增长6.2%;水稻产量15.11万吨,增长4.6%。全年主要畜禽出栏全部实现正增长,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增长19.2%、34.6%、31.4%、31.2%。

  (二)工业生产增势强劲

  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2%,比上年同期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2115555”七大特色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0.2%,比上年同期提高14.8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冶金建材”产值增长82.6%,是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服务业总体趋势向好

  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76.92亿元,同比增长6.6%,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1.9%,房地产业增长4.1%,其他服务业增长6.8%。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参与核算的重点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6%。

  三、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拉动经济稳步增长

  (一)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4%。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6.0:25.4:68.6。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5%。

  (二)消费市场有序恢复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9%,比上年提高22.6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同比增长6.4%,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8%;按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3.7%,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7.0%。传统消费品升级态势明显,限额以上饮料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06.6%、217.2%和38.5%。

  (三)对外贸易总体平稳

  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82亿元,同比下降16.4%。其中,实现出口总额12.46亿元,同比下降21.7%;实现进口总额3.37亿元,同比增长12.1%。

  四、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社会福利全面发展

  (一)居民生活稳步提质

  年末全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94元,同比增长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7元,同比增长9.5%。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122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74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49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3.6万人。

  (二)社会保障扎实稳固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61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7万人。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6万人。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34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8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2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6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90个,收养4558人。全市共有公办儿童福利机构1个,收养21人。年末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0916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9亿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364人,支出农村低保资金0.07亿元。

  (三)城市生活更加宜居

  启动红五星互通立交改建,改造向阳大路、福镇大路等14条街路,人民大街延伸线、福镇道口平改立工程建成通车。扎实推进东辽河、仙人河岸带修复,完成公园及广场改造,增加市民休憩空间100万平方米。改造供热老旧管网30.2公里,铺设燃气管线14公里,完成天然气配套5200户,“阀管灶”升级改造9200户。实施魁星楼、辽河半岛等11处夜景观亮化工程,街路亮灯率、设施完好率达到98%。改造老旧小区54个、24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6万户。

  五、科教文卫齐头并进,城市品质逐步提升

  (一)科技事业硕果频传

  年末全市共有44个项目列入2021年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到位资金1533.4万元。谋划实施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17个对接项目。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承接平台加快建设。绍兴产业园、双天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对口合作项目扎实推进。鸿图锂电等49户企业与吉林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等24个科研单位合作创新项目70个。全年全市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400件关口,达到456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6%。

  (二)教育事业生机蓬勃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院校331所。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所,招生2871人,在校生9084人,毕业生205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院校9所,招生1334人,在校生3766人,毕业生742人;普通高中9所,在校生20105人,毕业生5812人;初中53所,在校生22441人,毕业生8893人;小学73所,在校生44379人,毕业生7515人;幼儿园182个,幼儿18289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224人,毕业生40人;全市工读学校1所。

  (三)文旅事业稳步发展

  全市拥有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7个,广播电视台3座。全市参加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全市朝阳村摘得全省乡村旅游行业中的最高等级荣誉称号,顾大山庄被评为吉林省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睿康生物被评为吉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四)医疗事业保障有力

  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005个。其中,医院3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4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个,其他卫生机构6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974张。万元以上医疗设备7479台。全年医疗总收入24.4亿元,同比下降0.8%。总支出24.7亿元,同比增长9.3%。

  (五)体育事业再创佳绩

  全年全市在各级各类体育竞技比赛中共获得奖牌141枚。其中,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1枚;在省级比赛中获得金牌47枚、银牌41枚、铜牌47枚。

  202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顶住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重重考验,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局面。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全市经济发展还存在着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辽源而努力奋斗!


原文链接:http://tjj.jl.gov.cn/tjsj/sjjd/202208/t20220801_85285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