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统计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制度 > 正文

新中国成立70年周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作者: 来源: 时间:2019-10-14

  栉风沐雨谋发展 春华秋实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周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带领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砥砺前行,从封闭粗放到开放集约,从积贫孱弱到繁荣昌盛,从艰难竭蹶到安定富足,山东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华丽转身,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八大发展战略,踏上了新时代全面开创现代化强省、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新征程。

  一、山东奋进发展的光辉历程

  70年披荆斩棘,70年奋斗如歌。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与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全省上下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1949年至1957年:全面改造,经济恢复发展阶段。山东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战后停滞的生产迅速恢复,通货膨胀得以抑制,工业化开始起步,城乡居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195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1.4亿元,比1952年增长37.5%,年均增长6.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亿元,比1949年增长63.2%,粮食总产量1126.0万吨,增长29.4%,肉类总产量22.0万吨,增长1.3倍;工业总产值43.3亿元,比1949年增长4.2倍,原煤、发电量、钢、水泥、纱、布及卷烟等工业品产量成倍增长,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改善;自1952年居民消费价格连续6年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6元和79元,分别比1952年和1949年增长70.2%和75.7%。

  (二)1958年至1965年:探索调整,经济建设曲折前进阶段。山东开始进行全面经济建设的艰难探索。前3年的“大跃进”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以钢为纲”,导致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受创。196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12.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下降38.2%;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57年的45.7%下降至21.2%,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1.6%下降至50.1%,经历了艰难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此背景下,1961年全省调整经济工作总方针,加强农业生产,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过快发展,保证重点工程建设,到1965年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过快的工业生产逐步降温,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初步得到改善,经济形势全面好转。与1960年相比,196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增长57.4%,年均递增9.5%,粮食产量增长60.6%,农产品市场短缺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在工农业总产值比例关系中,农轻重之比由1960年的21.2:39.5:39.3调整到1965年的41.4:39.6:19.0,主要比例关系逐渐平衡,1963-1965年3年调整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4.7%,经济在不断调整下曲折发展。

  (三)1966年至1977年:十年文革,经济艰难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波动较大,人民生活水平处于低缓增长状态。197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07.1亿元,比1966年增长1.1倍,年均增速7.1%,远低1963-1965年3年调整期的增速,并于1968年和1974年出现两次负增长,分别下降1.0%和15.8%;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发展,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其中粮食总产2099万吨,增加了629万吨;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3.9%,远低于1963-1965年3年调整期年均增长6.2%的速度。

  (四)1978年底至1984年:破冰调整,改革开放开始起步阶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将全党全国重点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山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城市改革展开试点,对外贸易开始起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快速发展,农民自给自足局面初步形成。六年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7%;粮食总产年均增长4.9%,1984年达3040万吨,比1978年增长32.9%;棉花年均增长49.6%,总产创下172.5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油料总产达182万吨,比1978年增长89.9%。生产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迅速提高,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元,比1978年增长2.4倍,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远高于1952-1978年年均6.1%的增长速度。1984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0%,比1981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9元,为1978年的1.6倍。对外经济和贸易开始起步。198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5.2亿美元,出口20.8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扩大3.0倍和1.5倍;实际利用外资1642万美元,为1979年的1.3倍。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出口花生油、粉丝、冻肉、棉布、动物皮毛、煤炭、石墨、矾土等农副及矿产资源型产品。

  (五)1985年至1992年:整顿提高,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探索阶段。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经济秩序得到有效治理整顿,多年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全省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0.5%的增长。工业、消费和投资蓬勃发展,八年间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6.0%、16.8%和20.0%,规模依次比1984年扩大2.3倍、2.5倍和3.3倍;经济发展为城镇居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2%,是年均增长最快的时期。对外开放步伐更快、领域更宽。八年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4%,1992年达到77.8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1.2倍;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达到165%,由1984年仅40万美元扩大到97335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24.7%,1992年达到3882万美元。

  (六) 1993年至2002年:重点突破,改革开放进入纵深推进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分税制、金融体制、住房、医疗卫生等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迈出决定性步伐。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10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年均增长12.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乡镇企业发展潜力加快释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0%;城乡居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5%;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接近3000元,达到2954元,比1992年增长2.7倍。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十年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9%,2002年达到339.4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3.4倍;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9.1%,2002年达到55.9亿美元,为1992年的5.7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35.9%,2002年达到8.3亿美元,为1992年的21.4倍。

  (七)2003年至2011年:完善协调,改革开放迈向快速推进阶段。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健康轨道。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新世纪以来的最高点15.3%,至2007年始终保持14%以上的高速增长。自2008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出现一定回落,但仍保持10%以上的高位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3.4%。对外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外贸依存度2007年达到35.9%的历史最高点,比2002年提高8.6个百分点。招商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合同项目3.0万个,占改革开放以来的40.5%;实际利用外资823.2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的40.0%。对外投资增势强劲,至2011年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累计325亿美元,为2002年以前累计额的7.9倍。

  (八)2012年至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演化。经济增长实现了从高速向中高速的平稳过渡,全省生产总值增速由9.9%回落到6.4%,七年年均增长8.2%。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47.3%,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549元和162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1年的2.73缩小到2018年的2.4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2015-2018年累计完成624.4万吨生铁、1617万吨粗钢和2806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近两年平均增速达到9.3%和10.3%。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12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在动荡中缓慢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省坚持扩大内需、创新开放新模式,外贸依存度由2011年的33.2%降至2018年的25.2%,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出口结构更加优化,一般贸易占比由2011年的51.4%提高到2018年的69.0%。“引进来”和“走出去”水平不断提升,七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累计完成投资额亿超过400亿美元。

  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70年春华秋实,70年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以来,齐鲁大地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经济发展量质并进,综合实力突飞猛进

  1.经济量级不断跨越。新中国诞生时,全省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全省生产总值仅有43.8亿元,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到1978年达到225.5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几个大的标志性台阶。1988年迈上千亿元台阶,2002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06年达到两万亿元之后,经济总量攀升速度明显加快,2006-2014年平均每两年上近万亿元台阶,2014年超过6万亿元。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7646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52年的344.4倍,年均增长9.3%;占全国的比重由1952年的6.5%提高到2018年的8.5%,列全国第3位,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2.人均水平大幅跃升。人均GDP从低收入迈向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1952年山东人均GDP仅为91元,1978年升至316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仅为188美元,处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起步阶段;1999年达到1025美元,提前实现到20世纪末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目标,跃升至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8年达到4785美元,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4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2018年,人均GDP增至11525美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52年的182倍,由1952年全国第19位跃升到第8位。

  3.财政实力日臻雄厚。新中国初期,财政来源匮乏,1950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4亿元。伴随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源不快拓宽,财政收入总量屡创新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山东财政收入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增收量于2003年、2006年、2007年分别跨过100亿元、200亿元和300亿元台阶,到2011年增收量达到最高的700亿元,2012-2018年增收量接近2010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总量。2018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85.4亿元,为1950年的1474倍,年均增长11.3%。财力的增加,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及各项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产业结构调整蝶变,市场经济长足发展

  1.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格局的重大转变。新中国初期,山东近现代工业基本空白,1952年三次产业之比为67.4:16.6:16.0,农业占比接近70%。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省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33.3:52.9:13.8,产业结构实现了“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转变,二产占比超过50%,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渐形成。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全省服务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2016年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突破。2018年三次产业之比为6.5:44.0:49.5,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2.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多元化演进。新中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公有制基本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市场化处于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由国有、集体为主开始向多元演进,各种经济类型蓬勃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2018年山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6%,民营经济在主要领域所占份额迅速扩大,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0.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57.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提高到70.7%,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提高到59.2%。

  (三)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社会供给日益丰富

  1.农业压舱石作用稳固。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自1980年以来稳居全国第1位,2018年达9397.4亿元,是1949年的468.2倍,年均增长9.3%。粮食产量居全国第3位,2018年总产量达到5319.5万吨,是1949年的6.1倍,山东作为产粮大省,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为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农产品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营养饮食需求,蔬菜、水果、肉蛋奶及水产品产量迅猛发展,园林水果产量1673.8万吨,是1949年的67.0倍;肉类总产量854.7万吨,是1949年的90.2倍;水产品产量816.6万吨,是1949年的74.7倍。农产品出口1150.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2.0%。

  2.工业制造能力居全国前列。山东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8897.0亿元。能源原材料等重要基础产品产量呈千万倍增长,发电量由1949年的2.1亿千瓦小时增至5608.2亿千瓦小时,钢产量由0.01万吨增至7177.2万吨,水泥产量由0.15万吨增至12280.2万吨。原盐、啤酒、纱、机制纸、烧碱、纯碱、布、化肥、化学农药原药、生铁、金属切削机床、大中型拖拉机、平板玻璃、钢材、家用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全国重要的化工、建材、医药、装备制造生产基地。

  3.服务业主导地位凸显。2018年,山东服务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7.0亿元增加到37877.4亿元,年均增长9.6%,比GDP年均增速高0.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6.0%提升至49.5%,提高33.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亮点频现,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省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651.9亿元,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亿户,快递业务总量突破20亿件。

  (四)基础设施支撑有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1.基础建设硕果累累。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建成。2018年,高铁通车里程1747公里,铁路通达全省16市;公路通车里程27.6万公里,是1949年的87.4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057.4公里,是1993年的378.6倍;民用机场9座,其中国际机场4座;沿海港口生产型泊位5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07个。重大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黄水东调应急工程基本建成已试通水,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初步具备消纳长江水能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3002.9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已居全国首位。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630.8公里,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305座,91%的建制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2.城乡发展渐趋协调。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流动受限,城镇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到1978年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17.80%。改革开放后,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城镇个数和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山东与全国同步实现城乡人口过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95%,初步进入城市社会,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1.18%。县域经济实力持续壮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30亿元、50亿元、70亿元、100亿元的县(市、区)分别为62个、32个、22个和11个。

  (五)内外需求加速释放,贸易市场活力迸发

  1.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的6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3万多亿,年均增长13.3%。消费热点面扩量增,无论是粮油类、肉禽蛋类消费,还是汽车类、纺织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消费,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入21世纪,流通领域经营业态发生巨大变革,连锁超市、商业综合体等新型零售业态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零售等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2016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列入统计制度,2018年达到2849.3亿元,年均增长37.6%。

  2.外经外贸迅速拓展。1950年山东进出口总额4149万美元,1978年也仅为8.7亿美元。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轨道,1995年超过百亿美元,2007年迈上千亿美元台阶,2018年达到2923.9亿美元,是1950年的7047倍,年均增长13.9%。其中出口1601.4亿美元,进口1322.5亿美元,分别是1950年的4579.3倍和20283.9倍,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5.7%。出口结构得到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69.0%,机电产品出口自2004年以来跃升为全省第一大出口产品,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7.6%。市场格局日趋多元化,对美国、东盟、欧盟、韩国和日本5大贸易市场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2.0%;新兴市场多元化开拓进一步深化,2018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6.9%。

  (六)民生保障持续加力,美好向往逐步实现

  1.居民生活迈入总体小康。195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121元和60元,2018年分别达到39549元和16297元,分别是1952年的326.9倍和270.7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2018年分别达到24798元和11270元,分别是1957年的129.2倍和145.8倍。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57年的62.0%和60.1%降至26.3%和28.1%。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乡人均住房建筑或生活面积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4平方米和9.8平方米增加到36.8平方米和43.2平方米,分别扩大5.8倍和3.4倍。

  2.社会保障更加健全。2018年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762.7万人、1318.5万人、1633.0万人、2072.1万人和1235.4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51.9万人和7364.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748.8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9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6408元,比1997年提高5208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7.1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4583元,比2007年提高3608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917个,养老床位66.9万张。

  (七)科教文卫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教育事业成绩斐然。义务教育均衡全面发展,高中教育全面普及,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大幅增长。2018年末,山东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生数分别达726.0万人和509.93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3.8倍和131.1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为204.1万人,是1949年的514.2倍。拥有高等教育一流学科42个,6所高校进入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前100名。

  2.医疗卫生持续改善。2018年末,山东拥有卫生机构8.2万所,各类卫生机构床位60.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3.8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283.0倍、202.8倍和28.4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率分别为84.8%和90.5%。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县(市、区)全覆盖,全省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73万个,签约居民3529.97万人。

  3.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拓宽,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信息联网。2018年,山东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1%,与1962年建国初期的25.0%和0.9%相比,分别提高74.1和98.2个百分点。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达到154个和541个,分别是1965年的5.7倍和77.3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1860.8亿元升至2017年的3018.0亿元,年均增长12.9%。

  4.科技创新活力迸发。2018年,山东科技成果1791项,为1978年的2.7倍。山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由1985年的436件和8件,增加到2018年的23.2万件和13.2万件。

  乘长风破万里浪,凌青云啸九天歌。历经70年的发展积累,山东诸多指标走在前列,确立了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位置,为今后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更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省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作新时代泰山“挑山工”,谱写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