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五载 创先争优再启新程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时间:2024-10-31
——新中国75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数千万江淮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不断战胜各种挑战,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江淮大地“旧貌换新颜”。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新兴动能加快培育,市场需求稳步改善,民生安全保障有力有效,经济发展展现了较强的增长韧性和活力,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经过75年发展,实现了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2.9亿元,1977年达108亿元。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9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2009年突破万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跨越3个万亿元台阶,2013、2018、2021年分别突破2、3和4万亿元。2023年达47051亿元,居全国第11位,按现价计算,较1952年翻了11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6%,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0.1%、快于全国1.2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1952年为78元,2006年、2010年分别突破1万元和2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跨越5个万元台阶,2023年达76830元(折合10903美元),连续3年超1万美元,居全国第13位,比1992年前移16位。
二、产业结构实现重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经济以农业为主,经过75年发展,实现了由“一三二”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1952年,二、三产业比重不到四分之一,三次产业结构为75.1:9.9:15.0,2023年调整为7.4:40.1:52.5。农业基础地位巩固,实现由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27.8亿斤提高到2023年的830.2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是南方地区唯一粮食净调出省份,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了安徽力量。油料、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实现由农产品粗加工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为主向门类齐全、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加工制造业转变。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40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5%、高于同期GDP增速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8.7%和49.1%,比2012年提高5.7和14.3个百分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球10%的显示面板,全国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组件、15%的家电、10%的汽车在安徽生产。服务业持续壮大,实现由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为主向金融、科技、信息服务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转变。服务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3.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46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5%,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分别达2.6%和3.3%,比2015年提高1.2和0.9个百分点。
三、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方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安徽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省发展的重要位置,诞生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到科技大省、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转变。科创投入持续增加。全省研发经费投入从1985年的2944万元,到202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2023年达1264.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69%、高于全国0.05个百分点。2023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9万人,比2012年增加23.4万人,年均增长8.7%;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7.2万人,占18.4%,比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突飞猛进。截至2023年底,拥有各类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55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01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家研究中心)1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3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98个,其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9个;高新技术企业1.9万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2.75万家、居全国第7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9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7.3万件,是2011年的36.2倍,居全国第8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1年的0.8件增加到28.2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竞相涌现,“九章三号”实现255个光子操纵,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中国科大研究团队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均刷新世界纪录。创新已经成为安徽最靓名片。
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飞跃
经过75年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成了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工程,复合型交通通信等基础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由“闭塞”到“枢纽”的蝶变。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立。截至2023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5501公里,是1949年的7.5倍,其中高速铁路2537公里、居全国前列,为全国第2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公路里程23.9万公里,是1949年的114.5倍,其中高速公路5804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民航线路里程10.9万公里,是1958年的223倍。内河航道里程5811公里,江淮运河开通,长江、淮河实现了省内联通。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深度布局。移动电话、网络设施从无到有,从有线到无线,5G移动电话用户达3070万户,5G基站突破12万个,5G网络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截至2023年底,全社会发电装机达1.08亿千瓦,全年发电3521.8亿千瓦时。累计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824万千瓦,占全社会发电装机的比重提高到44.6%。“西气东输”管道输气量由2003年的245万立方米增加到2023年的65.7亿立方米,增长2670倍。
五、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安徽充分发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明显提升。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1957年末,城镇化率仅为8.96%,1978年末也只有12.62%。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2023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3765万人,比1990年末增加275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51%,提高43.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3.02,2012年缩小为2.65,2023年进一步缩小到2.24,比全国低0.1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安徽从长三角的“旁听生”变成了“插班生”再到“正式生”,一体化合作硕果累累。2023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789个、比2019年增加810个,实际到位资金占全省比重60.1%、提升8.9个百分点。沪苏浙城市结对帮扶皖北8市。强化省内区域板块联动。合肥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超过六成,合肥经济总量过万亿,居全国城市前20强。沿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量提质升,增长极地位凸显。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壮大。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初显成效。皖北经济总量超万亿,6市全部跨上千亿元台阶。
六、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新图景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节能环保投入不断加大。2023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比2012年增长20.7倍,年均增长32.3%,快于同期全部投资增速21.3个百分点。能源生产结构优化。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能源发电量341.4亿千瓦时,为2013年的58.2倍,占规上工业企业发电量的比重从0.3%提升到10.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PM2.5年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下降29%;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82.9%,比2018年上升11.9个百分点。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国第3位。2023年末,森林面积达393.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8.06%。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绿色产业规模扩大。2021年、2022年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连续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一番,其中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超2900亿元、居全国第3位。
七、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跨越。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57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仅678万美元。改革开放以后,“安徽制造”阔步走向世界,截至2023年底,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2104家,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1062万美元增加到1144亿美元,其中出口从1062万美元增加到743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2.9%和21.7%,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提高到68.5%和23.1%。双向投资稳定发展。成功举办7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已有92家境外世界500强在安徽投资设立192家企业。2023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02个、比上年增长26.7%,实际使用外资145.4亿元、增长4.3%;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4541.8亿元,比上年增长5.1%。与此同时,对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23年,新批境外企业(机构)168家,比2010年增加124家;实际对外投资2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60%,年均增长7.6%。开放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世界制造业大会、中欧班列等开放载体功能有效发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形成192项制度创新成果,下放260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的进出口、38%的外商直接投资。全省1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贡献了全省30%以上的进出口、40%的外商直接投资。
八、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安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人员从1952年的1533.7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3191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均超过65万人,累计达755万人。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13元增加到2023年的21144元,年均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25元增加到2023年的47446元,年均增长11.9%。生活质量大幅改善。商品供应由数量短缺向供给充裕转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3008亿元,年均增长12%。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从2000年的0.7辆增加到2023年的49.7辆,彩电从111.5台增加到112.1台,空调从30.8台增加到209.2台,电冰箱从83.5台增加到102.6台。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3年的34.7%下降到2023年的33.5%。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健全。2023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参保人数分别为1688万和3408万人,比2012年增加904.3万人和57.4万人。全省26.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7.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比2012年提高456元/人月和589元/人月。
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安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49年的10%提高到2023年的99%以上,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从2所发展到121所,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从0.4人增加到347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60.2%。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由1950年的4个、1个增加到2023年的133个和181个。乡镇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从2012年不足30%提高到99%。广播人口覆盖率从1950年的30%提高到99.96%,电视覆盖率从1960年的0.5%提高到99.95%。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文化消费水平日益提升,202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接近2000亿元,占同期GDP的4.42%。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卫生机构数由1949年的31个增加到2023年的31361个,床位数由190张增加到45.4万张,每万人口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从0.1人增加到83.3人。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改善,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约35岁提高到78岁。体育事业欣欣向荣。2023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共获得27枚金牌、22枚银牌、30枚铜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平方米,比2017年增加1.4平方米。
回眸是波澜壮阔的史诗,前望是激动人心的远方。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安徽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锚定打造“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紧盯两个关键节点,实现“六个新提升”、做到“六个当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s://tjj.ah.gov.cn/ssah/qwfbjd/qwfb/1496394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