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绿色发展篇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统计局 时间:2023-07-16
巴山渝水尽显生态美 绿色发展描绘新画卷
——2022年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绿色发展篇
2022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不断筑牢,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施策,“绿水青山”生态本底持续擦亮
环境质量硬实力稳步提升。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治理,保护丰富水能资源,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守护“蓝天白云”,山城“气质更佳”。2022年,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为97.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2天,环境空气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4%。
生态修复新路子走深走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推进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三峡库区综合生态治理等重点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市森林蓄积量达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5.04%,人工造林面积13.34万公顷。签约落地国家储备林项目415万亩,治理石漠化49.39万亩,开展水域巡护9.9万余公里,增殖放流珍稀特有鱼类153余万尾。
污染治理攻坚战成效显著。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2022年,全市新改扩建66座污水处理厂,新改建城镇排水管网2100余公里;完成重金属污染减排年度目标任务,锰行业落后产能全部淘汰退出;完成中小微企业整治1900余家,督促669家重点排污企业达标运行。
二、精准调控,“双碳目标”必考之题全力答好
稳定供给筑牢发展“压舱石”。切实加强要素保障,增强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强化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全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2022年,全市天然气产量141.4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发电量1042.17亿千瓦时,增长3.2%;发电装机容量为2819.01万千瓦,上升4.2%;电煤购进2599.34万吨,增长9.2%。
节能降耗精耕技术“效益田”。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推进化工等行业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工程。2022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8%。丰都县三期风电项目并网发电、风电总装机达到42万千瓦。
低碳转型激发产业“新活力”。全市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逐渐健全,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2022年,全市创建绿色工厂78家、绿色园区5个;“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持续创新,平台企业端已注册企业66家,自愿减排项目备案9个。“疆电入渝”工程配套煤电项目正式开工,配套电源规模1420万千瓦,新能源比例显著增加。
三、互融共促,“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加速拓宽
与农业互融,用绿色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重点,打造规模化绿色生态农业。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58.6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开州集中连片发展“开县春橙”,综合产值52亿元,农民户均增收2661元。涪陵着力打造榨菜、中药材两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链,加快构建“2+X”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与工业互融,让绿色促进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推动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工业经济低碳循环发展。2022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4倍、7.5%、12.3%和6.5%。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1.1%和19.0%。
与文旅互融,以绿色打造城市名片。依托丰富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2022年,全市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063.26亿元;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72个。奉节县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武隆区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原文链接:http://tjj.cq.gov.cn/zwgk_233/fdzdgknr/tjxx/sjjd_55469/202307/t20230714_121529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